前阵子陪妈妈去看复健科才知道原来妈妈的手受了伤。一开始只知道洗碗会觉得手部疼痛并且时常时有麻木的感觉。之后是因为疼痛加剧到肩膀,连做日常行为像是刷牙穿衣都没办法才决定去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。想必很多人都遇过手部受伤的经验吧! 这种现象很常发生于重复运用手腕动作的人身上像是: 机械技工、木匠、打字员、及家庭主妇等,尤其好发于惯用手,而且症状会因为工作而加剧。

腕隧道症候群是正中神经压迫还是尺神经压迫?
人的手是一个非常精密且灵巧的器官,手掌的神经主要由正中神经(median nerve)与尺神经(ulnar nerve)来支配:正中神经负责拇指、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半边的感觉,而尺神经则负责无名指另外半边与小指的感觉。若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则会发展成腕隧道症候群(Carpal tunnel syndrome);尺神经受到压迫则会发展成隧道症候群(Cubital tunnel syndrome)。
另外,颈椎神经根的病变,也是原因之一: 第5、6、7、8颈椎神经与第1胸椎神经会汇合成为臂神经丛,再分成正中神经、尺神经、桡神经等,参与手部的运动与感觉。第6与第7颈椎神经主要支配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的感觉,若发生病变时症状类似腕隧道症候群;第8颈椎神经主要支配无名指及小指的感觉,若发生病变时症状类似肘隧道症候群。而今天要来介绍的是较常发生的「腕隧道症候群」。

腕隧道症候群主要成因:正中神经压迫
腕隧道症候群的主要成因是由于手腕内的正中神经压迫,造成正中神经管辖的食指、中指与大拇指部位产生疼痛、麻木与针刺感。腕隧道是由纤维组织及手腕骨头所共同形成的通道,顶部因有环腕韧带盖住,形成像是隧道的模样而得名。
症状
腕隧道症候群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大时期。
- 早期常出现的症状包含: 手掌出现麻木、疼痛等症状,并会在夜间会加剧,随甩动而暂时减轻。之后麻木、疼痛症状逐渐在白天出现,且因重覆手腕动作而加重症状。
- 中期常出现的症状包含: 日常行为或动作出现障碍、无法抓握物品,麻木、疼痛症状甚至会放射到手肘甚至肩膀。
- 晚期常出现的症状包含: 手部活动功能受限并出现感觉丧失、肌肉萎缩等的情形。
族群
然而,听起来可怕,但也不是大家都有危险因子。腕隧道症候群好发族群有: 重覆手腕动作的人、女性(为男性3~10倍)、孕妇、糖尿病患者、甲状腺功能低下者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者、类淀粉沉积症者、体重过重者等。
诊断
但是要怎么分别自己只是简单的肌肉拉伤,还是已经罹患了此症候群呢? 临床上以「神经传导检查」来诊断。神经传导检查是利用细微的电流刺激正中神经,来评估神经的反应以及其受伤程度。正中神经压迫时,传导速度会下降,提供医生诊断的依据。
治疗
治疗方面,可分为非手术性治疗(保守性治疗)与手术性治疗。
非手术性治疗
- 竖腕副木的使用: 竖腕副木可以使手腕处于放松状态,避免手腕过度出力来减少腕隧道内的神经压迫。
- 使用类固醇: 注射或口服都是治疗方法之一,主要是降低组织发炎来改善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状。
- 腕骨松动术: 主要透过松动腕骨关节、增加腕隧道的空间,减少正中神经压迫。
- 神经及肌腱滑动治疗: 主要透过手腕运动,改善正中神经沾黏,减缓症状。
- 超音波治疗: 利用超音波使肌肉温度升高特性,减少肌肉疼痛感,改善不适。
- 蜡疗: 类似超音波使肌肉温度升高特性,减少肌肉疼痛感,改善不适。
- 经皮神经电刺激: 利用电流刺激,激发脑内啡分泌,达到止痛效果。
- 服用维他命B群: 辅助用,维他命B群具有神经保护以及改善神经疼痛效果。
手术性治疗
如果已经出现手部功能下降、肌肉萎缩及神经变性的情形,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。手术原理是将形成腕隧道屋顶的横韧带切开,以减少正中神经压迫。
预防
人手虽小却有大大的潜能。手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,但在使用的同时也应该避免过度的使用,在长时间使用后也要记得休息,帮手部拉拉筋。适度的休息并配合正确的治疗,相信一定能改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状,减少这个疾病对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
参考资料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