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奇果實 – 咖啡 01

coffee gaab688f2e 1280 咖啡 範模師 Fun Most Care 範模師Fun Most Care 神奇果實 - 咖啡 01 咖啡 範模師 Fun Most Care

前言

大約在西元850年,一位衣索比亞的牧羊人的山羊吃了某種果實後,變得特別有精力。一群好奇的僧侶嘗了該果實後,覺得苦就把它丟入火中,沒想到發出陣陣濃郁香氣。如今這神奇的果實成了現今最熱門的飲料-咖啡。

咖啡的文化可回溯到至11世紀,最先從衣索比亞進口,15世紀後半世紀,經由麥加和麥地那市普及到阿拉伯帝國,並在1510年傳到開羅。之後咖啡進入土耳其,而後經威尼斯商人帶回西歐,咖啡便在歐洲國家及其殖民地逐漸盛行。咖啡的普及推動咖啡樹的種植,17世紀末,咖啡已成功地在溫室裡生長。

咖啡的普及與加工

說到咖啡的普及,不得不歸功於加工與保存方式的進步。一般來說,咖啡的加工方式可以分為: 水洗、日曬、蜜處理及溼刨法等。前者酸度高、純度低,越往後者則正好相反。市售大致上還是以水洗、日曬法為主。水洗法顧名思義利用「水」為媒介篩選並清潔豆子,過程中還須經過發酵去除果膠。成品雜質少、外觀完整,由於果肉一開始就已去除,不易發霉,品質穩定。缺點是過程繁瑣,且需要大量用水,成本高

 相對於水洗,日曬法則是利用日光進行乾燥,處理過程簡單,不需太多設備,成本因此相對低廉。缺點是必須將咖啡豆放置在室外(需要大範圍),所以常有落葉、昆蟲混入其中,且每天陽光強度不一,不易控乾燥程度。整體而言,日曬豆有水果香及酒氣; 水洗豆酸香味較佳。

咖啡風味的影響

咖啡的風味受到三大因素影響: 咖啡豆、烘培與沖煮,分別占比60%、30%及10%。其中烘培過程中產生的梅納反應(大約在140-165度時)使豆子呈現不同香氣。不同烘焙程度也會影響風味,像是「淺焙」會凸顯花果香,「中焙」則有奶油、堅果香,「中深焙」就會產生如巧克力、木質及香料般的氣味。

CCC FlavorWheelPoster 2 1 咖啡 範模師 Fun Most Care 範模師Fun Most Care 神奇果實 - 咖啡 01 咖啡 範模師 Fun Most Care
咖啡風味輪 (經由counterculturecoffee.com授權使用)

咖啡的種類

另外,咖啡飲品因「水、牛奶、咖啡、奶泡及巧克力」含量比例的差異又細分為Cappuccino、Latte、Americano、Expresso、Mocha、Macchiato等,個人最推薦Mocha,因為咖啡與巧克力的混搭真的是絕配。但想好好品嘗咖啡的朋友們,建議嘗試純的黑咖啡,較能嘗除其中的香氣。有趣的是最近剛好閱讀到「土耳其咖啡」,它是一種不經濾渣的咖啡,土耳其人將咖啡豆磨成細粉,以銅質小壺(Cevze)蒸煮,比起一般咖啡,它香氣更濃郁。除了風味特殊,它還蘊含土耳其的占卜文化,據說土耳其人會對咖啡渣的樣貌品頭論足一番,十分有趣。

人類歷史中,咖啡一直是引人入勝的飲料,忙碌之餘,不妨到咖啡廳坐坐,來場味蕾的饗宴!

參考資料:

咖啡的歷史 🔗

咖啡烘焙法學問大!650種香氣變化玩不完! 🔗

日曬、水洗、半水洗、蜜處理⋯咖啡豆處理法為什麼這麼多種?🔗

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.com 🔗

發佈留言

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offer you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. By browsing this website,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.